北大指出80%影视基地亏损 质疑天价影视产业园

 无锡掷100亿建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,又称“华莱坞”,受到广泛质疑。据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影视中心调查显示,国内80%以上的影视基地处于亏损。有专家指出,在中国经济走向疲软的当前,没必要打造“华莱坞”,浪费稀缺的土地和资金。那么,“华莱坞”是不是“圈钱占地”的重复建设,抑或“追求面子”的政绩工程?

  对于无锡大手笔投入100亿兴建“华莱坞”,反对者的理由主要有二,一是目前中国电影业整体性亏损,影视基地的日子普遍不好过,“华莱坞”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;二是国内影视城已有千座,“华莱坞”在技术上赢不了美国,在价格上低不过泰国,在定位上又与怀柔基地“撞车”,难有出路。

  毫无疑问,以上讲得都是事实,也都有一定道理。不过,倘若就此得出结论,认为“华莱坞”是盲目投资、重复建设的“政绩工程”,恐怕有失偏颇。很显然,某个行业不景气,并不意味着就不能投资;时下没有优势,也不代表着就永远赶超不了。只要你有足够的智慧和能耐,培育并获得更胜一筹的竞争力,照样可以“脱颖而出”,抢占和扩大市场份额。诸如此类的例子比比皆是,“华莱坞”最终的结局将取决于当地创造出什么样的发展环境,能不能充分吸纳和集聚人才、资金、管理、技术等各方面优质资源。
  由此可见,判断“华莱坞”到底该不该建,不应仅凭与外地的简单比较和基于形势的主观推测,关键还要看当地主政者的决策过程是否民主、实施方案是否科学,无论是程序上,还是举措上,都足以值得信赖。兴建“华莱坞”属于重大决策,而且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来自财政,倘若未经深入调研和论证,也未广泛征求民众的意见建议,只是少数人闭门造车,想当然地“拍脑袋”作主,或先定下来“肯定干”,后找一帮人“陪太子背书”般地提交可行性报告,拿不出“新”思路和“硬”措施,那才是真有问题了。

  在具体情况尚不明晰之前,别急着向“华莱坞”拍砖。不妨给无锡相关方面一个解释的机会,请他们说说决策是怎么制定出来的,依据是什么,有哪些确保“华莱坞”繁荣昌盛的好办法,以及是否尊重了民意,当地百姓满意不满意、高兴不高兴、答应不答应等,这既是消除质疑的最佳途径,也算是给广大民众一个交待。

(来源:大众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