挑破房地产“新玛雅预言”

  经济走笔

  二季度以来,房地产市场再现混沌迷乱。一方面,是类似鄂尔多斯、神木等地“鬼城”魅影迷离,另一方面,是大中城市地王飞天,全国土地出让金超过2万亿,增幅近50%。市场狂呼“房地产已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”。

  喧嚣声中,各种“坐等房价再翻番”的新论层出不穷。某高校教授曾以“当你40岁时,没有4000万身价不要来见我”作为对学生的毕业赠言,上一周他在某论坛上说“25年后北京房价将超过每平方米80万元”。 而年初,他在南京一活动上放言“南京的房价到那时也将达到每平方米40万到60万元”。其逻辑是,“25年前,北京房价是500元,25年后涨了40倍。按此趋势,再过25年,房价再涨40倍,涨到80万一平方米,为什么不可能呢?”

  任何市场都是有周期律的。市场不会简单地重复。没有一个市场能在50年间延续单边上涨态势,这是经济学的基本常识。两个25年,横跨完全不同的时空坐标,却一厢情愿地坚持“如果按照过去的发展速度来看未来是个什么结果”,是连小学生都不会信服的荒诞论调。

  京沪宁房价40-80万元一平方米的“新玛雅预言”,是市场非理性繁荣的一面棱镜,其恐怖在于,它臆想让中国货币体系崩溃——只要在京沪及南京这样的城市,有个百多平米的房子,20多年后似乎都是上亿身家。如果这一幕真的出现,季羡林先生说的当年法币崩溃时“用三轮车推着一车钱去买大米”的场景,或将再演。

  在利益的大染缸里,胡论瞎侃、标新立异者甚众。前不久,有个地产策划人以清华大学客座教授之名,在郑州放言称“房价越高城市越好越吸引人,房价越低的城市越丢人”。这番话,煽乎得近乎邪恶,连暑假中的清华都正式出面澄清“无此客座教授”。

  房地产的发展,处在复杂而敏感的十字路口,政策和市场的博弈进入白热化阶段。利益集团及其维护者鼓吹“遏制经济下行要靠房地产上行”,威胁说房地产一减速经济就会失速,中国经济这架“超级空客”就会掉下来,经济增长低于7.5%就会有系统性风险,“甚至要翻车”。凡此种种,干扰与冲击房地产调控,阻挠有利于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出台。

  知识界本该是社会思想的启蒙者、实践者,在经济转型、文化重建中起到建设性作用。但在一个既得利益集团日益显性化的时代,学界媚俗趋利之风日炽,“扔块骨头叫他说什么都行”,这让扔骨头的人都颇为不耻。一些人出于利益的考量,丢弃基本的专业素养和学术良知,频推所谓“新论”,表面上阿谀媚俗,其实乃无视公众利益,着实堪忧。

来源:新华日报